农金在线

新乡银保监分局六项措施“组合拳”助推普惠金融提质增效

来源:农金在线    编辑:赵东明    发布时间:2022-08-09 10:53:05
摘要:获得信贷指标位列全省第二——新乡银保监分局六项措施“组合拳”助推普惠金融提质增效

       农金在线河南讯  今年以来,新乡银保监分局创新工作举措、狠抓责任落实,助推辖区普惠金融不断提质增效,工作成绩得到省市两级高度肯定:上半年新乡市申报全国首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获批,成功摘得金融改革“国字号”名片,系我省唯一入选的省辖市;日前发布的省级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显示,在衡量区域融资便利度和金融服务质效的获得信贷指标考核中新乡市位列全省第2名,“银税互动”实践入选省级优秀案例。                
       强化监管政策引领。上半年新乡银保监分局印发《关于2022年进一步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新银保监办发〔2022〕48号),会同市金融局、市人行联合印发《新乡市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暨信贷投放“百日攻坚”活动方案》(新银发〔2022〕51号),围绕“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明确工作要求,加强督导落实,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2年6月末,新乡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407.22亿元,较年初新增63.1亿元,增速18.33%,全省排名第2位,为10.88万户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307.34亿元,较年初新增贷款89.79亿元,新增额全省排名第3位,较年初增速全省排名第3位。
       持续深化银税合作。今年以来,在前期已将各银行机构“银税互动”工作成效纳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考核基础上,新乡银保监分局持续督促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深化企业纳税数据运用,丰富信用信息应用场景,加强产品创新,扩大受惠范围,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信用融资服务。截至6月末,新乡银行业机构银税合作贷款余额51.66亿元,较年初余额(43.18亿元)增长8.48亿元,增幅19.63%,超额完成上半年增长15%的目标,新乡“银税互动”实践成功入选省级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深入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新乡银保监分局推动新乡政金企常态化对接工作机制不断深入。会同市金融局、市财政局等部门举办线上、线下银企对接活动共计187次,覆盖全域14个县(市)、区,覆盖企业2731家,达成合作协议351项,签约金额64.38亿元,其中供应链金融产品推介会、“专精特新”科技贷产品专项宣传会、建筑行业中小企业银税互动产品专项对接会、“预制菜”特色产业对接会,孟电碳中和项目专项对接会等一批贴合辖区产业特点的专项银企对接活动,反响热烈,获得地方政府及企业界的高度认可。
       扎实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今年上半年,新乡银保监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自身职能及金融行业特点,坚持结果导向、目标导向,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着眼点,以帮助辖区企业纾困解难为落脚点,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压实助企责任,上半年共办结企业服务问题15项,累计为企业争取新增贷款共计1.3056亿元,办结企业回访满意率100%。
       金融支持帮扶市场主体。按照省局工作要求,新乡银保监分局深入开展“行长进万企”活动,积极帮扶市场主体,进一步提升新乡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建立“行长-企业”1对1包联服务机制,以“转变作风、宣讲政策、惠企纾困、服务实体”为主题,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截至目前,新乡辖区共确定27家包联企业主责任银行,包联行长317位,对口帮扶企业共4191家,已全部走访完毕:企业共反映问题共计1432个,已办结1239个,问题办结率86.52%;提出融资需求企业共计1200家,涉及金额281.78亿元,经银行评估后可向企业提供新增或续贷融资支持的企业1022家,已达成实际融资金额234.56亿元,融资意向达成率90.58%。
       建立“降成本”长效机制。为进一步降低辖区企业信贷融资成本,持续推动辖区银行业让利实体经济,新乡银保监分局印发《关于定期报送向实体经济让利情况的通知》,建立常态化跟踪督导机制,从经营性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贷款、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维度,按月监测各银行业机构减费让利情况,督促银行持续压降融资利率、规范服务收费,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截至6月末,新乡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78%,较年初下降0.4个百分点,银行业机构累计承担或减免辖区企业信贷相关费用2371.65万元,有效减轻企业融资负担。
       下一步,新乡银保监分局将引导辖区银行业保险业机构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国家各项惠企政策、发展普惠金融各项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为新乡经济发展不断引入金融活水,惠及更多市场主体。(施于任)

责任编辑:赵东明

Copyright © 2021 农金在线 豫ICP备2021023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