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金在线河南讯 十万元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笔小数目,而对于80岁的代大爷来说,更是他省吃俭用,积攒了好多年的养老钱。看着大家忙前忙后为自己的十万元操心费神,代大爷紧紧的握着辉县农商银行郑屯分理处负责人张喜丹的手,激动的说,感谢你们,让我这十万元能够放心的汇到地方,真是辛苦你们了。 事情还得从几天前说起。一位八十岁的老人拿着一张纸,来到辉县农商银行郑屯分理处要求工作人员往纸上写着的账户上汇十万元钱。看到这个情况,柜员马上询问老人是否认识纸上的收款人。老人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清楚。网点负责人张喜丹马上走到了老人身边,仔细询问老人汇款的具体缘由。老人说,一言难尽啊,早些年和人家有经济纠纷,一直没处理到底,这个账号是法院的人给的,让我尽快往这个账户上汇款,处理我的案子。 处理诉讼纠纷为啥需要往个人账户上汇款?对方还是汇款人不熟悉的,尤其这么大的金额。这一连串的疑问让张喜丹马上警觉了起来。之前也看到过类似案例,大多是汇款人不了解对方的情况,却被要求尽快汇款。这么一想,张喜丹大致判断这很可能就是一起针对老年人的电信诈骗。 考虑到老人年纪太大,最好还是让家里年轻人确认一下。于是张喜丹问老人要了他儿子的电话。打电话过去,他儿子也说不认识这个人。网点工作人员向老人解释说涉及法院的转账,必须转入法院的对公账户,不能转给个人。看到这情况,老人给对方打电话说明了情况。对方在电话那头对老人说,你换个网点办理,就说认识我。等老人挂断电话,张喜丹对老人说,大爷,你别忙汇款,让我们再帮你确认一下,等事实清楚了你再转吧。张喜丹一方面向支行行长汇报了情况,让行长联系老人所在村的干部了解老人的情况,另一方面向总行运营服务部汇报了此事。运营服务部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和法院取得了联系,将老人的信息进行了比对,最终确认老人确实涉及诉讼,但是汇款收款人却并非法院工作人员,属于案件的调解人,也并非诈骗。不过,对方要求老人将资金往其个人账户转账的方式却不合适。法院同时将涉及法院诉讼专门的对公账户发了过来。 老人按照对公账户将钱汇到了法院账户。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虽然是虚惊一场,但是守护好存款人的资金安全,这是银行人的职责,再认真也不为过。老人办完手续后,张喜丹拉着老人手送出网点,微笑地说,大爷,以后转账一定要谨慎,可不敢轻易相信他人。老人笑着说,放心吧闺女,以后再有不清楚的,我就来农商银行寻你,真是感谢你们银行的人了。看着老人慢慢走远,张喜丹的心里感觉暖暖的。 (范斌 向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