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金在线河南讯 中午1点半左右,办公室王亚楠的微信“叮咚叮咚”一连响了十几下,点开一看,是王褚支行正在开展一项关爱户外劳动者活动的画面。1点27分,大家伙儿应该是忙得连饭还没顾得上吃。看来,百分百满血复活的孔姐回来了。
孔姐,孔海静,解放农商银行王褚支行行长。对她来说,2022的年终跨年无疑是上班以来最刻骨铭心的。
2022年12月,全国迎来了全面解封,大家期待已久的情绪终于得以释放。紧接着,“羊群”的覆盖率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而来,孔姐的家人也不能独善其身。
疫情三年,这个许昌娃子踏进家门的次数一只手都数不完。老父亲的脸上多了几道皱纹?头发又白了多少?吃饭好不好?睡觉好不好?胖了还是瘦了?这些最稀松平常的事情对她来说却成了最难回答的难题。反而是,当支行行长三年,她几乎日日没有远离过单位。这个月的目标计划要完成多少?客户的资金需求还差多少?员工的情绪低落是为了啥?过年了给孤寡老人再添点啥?记事簿都记不完的事对她来说却如数家珍。
在焦作这座城里,她干得出色;可在许昌那座城里,她愧疚太多。
没有意外,就在2023年元旦来临前,孔姐的老父亲也中招住了院,情况很不理想,随时都可能发生异变。更加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患有重大基础病的婆婆突然病情加重,也同时住了院。在这个岁末年初的节骨眼上,从来都是淡定的、有钢铁般意志的孔姐,头一次感到心慌、心绪不宁。一面是尽孝、是牵挂,一面是尽忠、是难舍。成年人的世界总有意想不到的曲折。但孔姐就是孔姐,她从来都不做选择题,她只做应该做的。
白天,她带着兄弟姐妹积极筹备开门红,抽碎片时间满世界寻找治疗新冠的特效药,还要时刻关注婆婆的情况;晚上,她交代好闺女和手边的工作,带着千辛万苦搜集的药品,终于踏上回家的路,守在老父亲的病床前。
从此的十几天里,她每天与时间赛跑,用体力硬扛,在焦作、许昌之间每天至少往返一次,不为别的,只为忠孝两全。
可天有不测风云。尽管老父亲和婆婆逐渐稳定了下来,可看着她长大的亲爱的爷爷却永远留在了2023年初的冬天。短短半个月时间,一位老人离世、两位老人重病、一个需要坚守的岗位,更别说还有一个独自挑灯奋战的女儿。很难想象在那些天的“双城”奔波中,孔姐的心里扎过了多少刀,一个人的时候又流过多少泪。但在大家面前,她对自己的事总是沉稳淡定,却会为了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的员工们热泪盈眶。
婆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爷爷去世那天,为了让孔姐专心回去料理后事,这位70岁的老人独自一人去医院输液。这也成了孔姐心里久久不能释怀的亏欠。
好在,老父亲恢复地不错,孔姐很快回到了这座城、回到了团队当中,马不停蹄、一头扎进热火朝天的工作里,一天都没休息。这几天,社区营销氛围很浓,“一双鞋温暖一座城”的活动也吸引了很多人,一切又回到生机盎然的感觉。令人欣慰的是,孔姐不在的时间里,王褚支行的团队工作井然,各项业绩也都在全行名列前茅,孔姐的干劲儿更足了。
经历了曲折和磨难,孔姐的“双城记”还在继续。未来,在这一城,是更多希望,而那一城,是爱的圆满。(王亚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