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金在线河南讯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清源街道办事处张庄村,正阳县琪宝家庭农场负责人刘雨豪将蔬菜大棚搞得风生水起,成为当地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带头人。
2022年5月4日下午,27岁的刘雨豪沐浴着阳光,在大棚内忙碌着管理着蔬菜,翠绿的西葫芦藤蔓上,鹅黄色的花朵溢出淡淡的花香,一个个光鲜亮丽的西葫芦光彩夺目。

见到前来走访的正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刘雨豪高兴地说:“蔬菜大棚要讲究科学管理,注意季节变化,适时进行通风换气,尽可能地减少棚内有害气体、降低空气湿度。”聊起蔬菜大棚种植心得,打开话匣子的刘雨豪侃侃而谈,满脸喜悦的笑容。
总结完技术层面的要领,刘雨豪又补充道:“今年春,我的家庭农场流动资金困难之时,正阳农商银行立即给我授信20万元,让我感受到了贷款与存款一样方便快捷。急需用钱时,登录手机银行,钱立即就贷出来了;手头一有闲钱,通过手机银行立马就能还上。”接着他又说,“是正阳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让我对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大棚蔬菜豪情满怀。”
说起刘雨豪的创业之路,他走得并不轻松。刘雨豪高中毕业后不顾父母让其在家帮助种植蔬菜的阻拦,执意去广州务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经过嫁接的黄瓜采收期能达三个多月,可他清楚地知道父母种植黄瓜采收期只有一个多月。一样的投入,收益却相差两倍之多。特别是当他了解到蔬菜大棚产业化、规模种植的美好前景后,毅然决定回家创业。

10年前,刘雨豪的父母依靠离县城较近的地理优势,种几亩蔬菜,虽然一家老小吃喝不愁,但在致富的道路上仍算落伍者。后来,他建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经济收入有所增长,但离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相差甚远,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刘雨豪回到家后,父子俩却经常为“大棚蔬菜怎么种,面积如何扩张的问题”而发生碰撞。
刘雨豪决定在蔬菜大棚种植规模、科学管理、对接超市等方面实现突破,可父亲一听建一个标准棚要5万多元,往各大超市送货资金结算周期长等问题时,怎么也说不通。
刘雨豪在做父母思想工作的同时,一边到省内外先进的蔬菜种植基地向蔬菜大棚种植行家里手学习取经,一边向正阳农商银行求助,申请给予资金支持。看到儿子的执著和银行工作人员的支持,刘雨豪的父母决定同意儿子搞规模化蔬菜大棚种植。
2019年,刘雨豪在当地农商银行的支持下,将原来的3个小棚扩大到8个大棚,面积也由原来的5亩扩大到12亩。随后,成立了正阳县琪宝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的标准化,让他种植出的蔬菜有了高贵的“琪宝”身份,成为当地蔬菜市场的抢手货。为便于蔬菜运输,刘雨豪出资12万元购买了一辆工具车,他生产的蔬菜不但供应正阳县城各大超市,而且临近市各大超市也经常出现他送新鲜蔬菜的身影。
目前,在刘雨豪的蔬菜大棚里,芦子瓜、黄瓜、西葫芦等各种蔬菜满棚翠绿,每天4-5个劳力在棚内忙碌着采收管理。刘雨豪则上午送货、跑市场,下午观察管理蔬菜长势,每天都在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景。
乡邻们看到刘雨豪家庭农场做得大棚蔬菜声名鹊起,都很羡慕。刘雨豪也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种植技术免费传授给乡邻,在他家的带领下,许多村民跟着他搞大棚蔬菜种植,并走上了致富道路。 (李书令 李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