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金在线

河南新野:牛产业让农民“牛气十足”

来源:农金在线    编辑:赵东明    发布时间:2022-10-17 10:57:19
摘要:河南新野:牛产业让农民“牛气十足”

       农金在线河南讯 三国古城河南省新野县的美食里出名的是张飞板面,一碗板面香飘全国。可是你不知道的是里面的臊子更是名闻遐迩,新野板面臊子由牛肉、牛油加上各种佐料熬制而成,由于牛油用量较大臊子熬制出来凝固后真空包装,作为这里群众馈赠请朋好友的佳品,流向全国甚至海外,一碗地道的板面加上臊子,让在外漂泊的人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情。
       新野县地处南阳盆地南侧毗邻襄阳,地理位置重要。三国时刘备屯兵此处留下了汉桑城、汉议事台等三国古迹。著名的三国战役火烧新野也发生在这里。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历史上主要以农耕为主,所以是南阳黄牛的主产地。
       10月11日,记者在新野县歪子镇于营村的500头皮南牛母牛繁育场,一排排标准化牛舍宽敞整齐,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正在悠闲地吃着草料。
  “县里出台了皮南牛免费配种扶持政策,再加上肉牛养殖补贴和贴息贷款,为我们解决了发展后顾之忧。我们将积极开展皮南牛智慧中心平台及种子工程建设,打造功能完善、设施优良、专业较强的核心繁育场,为打响新野肉牛品牌,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该繁育场负责人于建永表示。
  据悉,在加快肉牛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该县县统一规划建设了一批500头、1000头规模繁育场,租赁给养殖户养牛,实现规模化养殖,推进养殖户退村进场。繁育场采用“牛—沼—粮”发展模式,实行农牧结合,在周边流转土地种植小麦、青贮玉米,全年粮储量达5000吨以上;建立500平方米储粪场,建设10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供周边200户农民使用沼气,沼液沼渣全部用于农田,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既解决养殖用地和环保的问题,又能发展壮大肉牛养殖规模。目前,于营村的皮南牛母牛繁育场已带动50户脱贫户发展养牛,年销售肉牛300头,实现销售收入800万元。
  为有效破解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难题、降低肉牛养殖户金融风险,该县专门建立了肉牛产业发展基金,筹措2000万元担保基金,通过政银担保模式,放大贷款比例,累计为416个养殖户担保贷款1.5亿元。通过这些措施实施,该县10头以上母牛扩群增量项目由实施前的300户增加到现在的509户,母牛数量增加到1.3万头,累计新增犊牛6.2万头。
  南阳科尔沁肉制品有限公司位于新野县肉牛产业化集群示范区内,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牛肉熟食制品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拥有标准化生产区、研发室、现代化库房,年加工熟食能力1万吨,种类达130余种,累计吸纳周边村民600余人稳定就业,人均月工资在4000元以上。
  近年来,新野县通过建立联农带农服务机制,大力培育肉牛龙头企业,围绕肉牛养殖、牛肉及牛副产品加工、预制菜、休闲食品等环节,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以南阳科尔沁肉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30多家企业为群体的食品加工产业,构建了集“饲、养、加、农、工、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把产业链主体留在乡村,把价值链收益留给农民,让农民在参与生产经营中普遍受益、长期受益,实现共同富裕。如今,这里的许多农民因牛而致富,让他们发展牛产业中干劲越来越足。(兰诗 聂振国 王凯)

责任编辑:赵东明

Copyright © 2021 农金在线 豫ICP备2021023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