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在河南安阳举行
来源:农金在线    编辑:赵东明    发布时间:2022-09-27 14:09:11
摘要:2022年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三十三届周易与现代化论坛在河南安阳举行
农金在线河南讯 9月25日下午,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国学顾问、河南省舆情智库研究院国学教授、陕西省河南商会国学专家兼常务理事张焱森教授做的《浅谈易经在世界的地位》报告在2022年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三十三届周易与现代化论坛上引起轰动,来自海内外十几万名易学爱好者分享了张教授的报告。
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共论易经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本次论坛9月18日起在《周易》诞生地河南省安阳市举行。论坛由于疫情原因采用线上形式举行。
《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最高文明,被儒家尊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被道家尊称为“三玄之冠”,它主要涉及天文、地理、哲学、军事、医药、文学、生活、音乐等社会各个方面,揭示了阴阳二理,奠定了最早的哲学基础,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源头。因此除了《易经》没有一本书敢说是最好最完美的书,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对《易经》推崇备至,尊它为无字天书,群经之首,万书之祖,它是解开宇宙及人类密码的宝典。中国的《易经》在未来九运一定会风靡全球,变成全世界的主流文化。由以上可见《易经》的哲学性、科学性、学术性的应用之广地位之高。
有人说《易经》是管理方面的书,有人说它是养生方面的书,还有人说它是百科全书,那么《易经》到底是什么书呢?
《易经》在几千年以前就揭示了很多现代科学的奥秘。在康熙年间,一位叫白晋的传教士把《易经》带回了欧洲,并把它推荐给欧洲的科学家。这其中就有位二进制的发明家,他叫莱布尼茨,他发现《易经》中的阴阳、八卦同样解释了二进制,他便意识到二进制是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发明了,自己并非最早发明二进制的人。
除了莱布尼茨,西方还有很多科学家、学者都对《易经》推崇备至,如德国著名哲学家、评论家黑格尔认为《易经》是人类史上最早哲学;法国教授拉古贝里、德国汉学家卫礼贤、英国学者布洛菲尔等都认为《易经》中的思维已经超过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爱因斯坦说《易经》是打开迷宫之门的金钥匙,人类智慧的最高成就首推《易经》。
拿破仑在一次欧洲大战中读了中国的《易经》赞叹到《易》者兵家之祖,中国文化太强大了,中国是东方沉睡的雄狮,不要惊醒它;二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拜读了《易经》后,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盛极必衰、强弩之末,找准时机在法国诺曼底成功登陆,一举击败德国希特勒;日本经营之父稻盛和夫曾说:中国《易经》是至高无上的管理学秘籍,一生都在用它管理企业,他的几个企业都是世界500强。中国《易经》在西方被众多科学家、学者、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等推崇备至,可想而知,《易经》在西方世界的应用之广地位之高。
国学大师曾仕强先生曾说“人生中任何问题都可以在《易经》中找到答案,哪怕只参悟一点就能更精准把握宇宙和方向”。多数学者认为,不知《易》无以言军事,不知《易》无以言外交,它是研究自然规律的学术,它可以教我们做人做事,可以提高人类很大智慧。回顾历史上下几千年,研究《易经》而有大成就的杰出人物很多,如:伏羲、周文王、姜子牙、孔子、孟子、张良、诸葛亮、杨筠松、朱熹、刘伯温等。
在封建社会很多人都把《易经》作为占卜之用,当然它可以占卜但并不仅仅限于占卜。因此在封建社会很难发现其中的哲学和科学原理,而西方之所以对它推崇备至,是因为他们更着重于《易经》中有关于哲学、医学、军事、生活、文学等方面的内容。《易经》中阐述的道理是简单的,但越是简单的东西,也能体现出事物的本质。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事物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这也是西方很多杰出人物认可《易经》的原因之一,那么为何还有很多中国人不相信《易经》呢?原因不乏如下:在传统观念中认为《易经》就是封建迷信,有忽悠人的成份,毕竟封建社会一直拿它用来占卜;世面有少数大师对《易经》中的内容弄不明白的就赋予神鬼之说;还有少数大师为了出名用《易经》和超前的新鲜事物相结合来吸引世人眼球。其实真正研究《易经》的学者,更多的是研究里面体现的哲学、文化、生活等所体现的事物的本质。(兰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