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金在线河南讯 2022年9月25日--26日,第二届中国(伊川)甘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伊川县龙凤古镇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甘薯相关行业专家以及关心甘薯产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参观、品鉴岭上硒薯,把脉产业现状,共商发展大计。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徐州市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强、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马代夫、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业务骨干及科研院所相关专家教授等出席活动。

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总书记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碗中要装中国粮”。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指导下,洛阳市伊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岭上硒薯产业发展,品牌打造,制定了伊川县优质富硒红薯产业发展规划,积极申报洛阳市优质红薯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华中农大、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科院、徐州农科院、洛阳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成立“洛阳薯香薯业科创园”,制定优质红薯种植标准,在鸦岭、高山、鸣皋、葛寨等乡镇建立6个优质红薯示范园区,引导合作社、种植大户种植优质红薯,鼓励红薯种植大户按照种植技术规范科学生产红薯。去年以来,伊川县与河南省水投集团、洛阳农发集团合作,投资4亿余元,在鸦岭镇高标准打造万亩岭上硒薯数字化农业示范方,配套建设红薯博物馆、科技研发中心、冷链仓储、分拣中心、深加工中心、农业主题公园、红薯产业小镇等一系列产业融合项目,打造红薯产业全产业链。

据了解,洛阳市伊川县地处豫西丘陵地区,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非常适宜甘薯种植。近年来,洛阳市伊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伊川红薯产业发展,国家甘薯产业体系新技术新成果转移转化中心落户伊川。与河南科技大学共建甘薯研究院,建立育苗组培中心,推广茎尖分离脱毒技术,建设新品种选育和良种扩繁基地。连续四年召开全国红薯产业发展大会,落地新技术、新成果10余项。特别是随着50万亩富硒土地的连片开发和规模种植,“岭上西薯”的品牌越来越响亮,影响力持续攀升。2022年,全县共发展千亩示范方20个、百亩示范方180个,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261户,带动2万多名群众参与产业发展,鲜食红薯种植突破10万亩,预计年产优质红薯4.3亿公斤,可带动农民增收3.5亿元。
近年来,洛阳市伊川县委、县政府依托富硒资源禀赋和种植基础,规划实施了以富硒谷子和富硒红薯为重点的“2+2+N”富硒产业体系。红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洛阳伊川不断加大产业基地建设、品牌文化、产权保护支持力度,红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品牌价值和市场美誉度不断提升。
2021年4月份,“岭上西薯”被农业农村部纳入“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该县具体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科技引领,二是突出品牌打造,三是突出示范带动,四是突出三产融合。
下一步,洛阳市伊川县将进一步落实好红薯产业发展规划,建好管好红薯新品种展示区、新技术示范区,并逐步扩大展示面积,提高建设标准,为伊川红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种业和科技基础。运行好河南省富硒农产品检测中心,为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保驾护航;充实农业技术服务队伍,搞好技术培训、技术推广,让伊川红薯进入更多家庭,进入更多人的饭碗,为县域经济发展、群众增收、乡村振兴做出新的贡献!(孟庆梅 耿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