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金在线河南讯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是解决富民强村的前提。杨集乡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采取“党建+”模式,引领乡村“一村一品”做大做强,为产业赋能、产品提质提供强劲动力。 党建+人才回归,返乡创业形成新风尚。精准把握人才振兴的发展要义,发挥基层党组织纽带作用,建立外出创业成功人士信息台账,广泛动员人才回归。固始县鼎沅春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业园区由外出流动党员返乡创办,发展“阳光玫瑰”葡萄种植、草莓种植、牛羊养殖、鲈鱼育苗和养殖等项目。2022年1月,杨集乡党委成立固始县鼎沅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建立“党委书记亲自联系、党政联席会定期会商、党支部牵头领办”的项目推动机制,园区得到快速发展,已流转土地900余亩,建成“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园120亩,草莓种植园100亩,“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养殖圈舍6栋,湖羊养殖圈舍5栋,发展鲈鱼育苗工厂4栋、养殖水面200余亩。该园区在无任何财政项目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年实现净利润300余万元,已成为杨集乡“双绑”机制中龙头企业带动的标杆。 党建+集体经济组织,支部领办蹚出新路子。充分发挥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产业振兴第一责任人作用,杨集乡杨圩村党支部发挥引领作用,领办特色产业,不断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提高农业附加值,拓宽致富增收渠道。该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机制,依托村股份制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60亩,发展果蔬种植,建立起杭椒和羊角疏大棚21个、草莓大棚21个,杭椒和羊角疏实现轮作,一年两熟。摸索出一条“干部领办、党员入股、群众参与”的路子,使杨圩村实现了特色产业、集体经济、就近就业的“三个从无到有”。 党建+产业联盟,抱团发展提高知名度。杨集乡张营村位于白露河南岸,芡实种植面积5000余亩,是全县芡实主产区。为扶持壮大芡实产业,杨集乡以村级党支部为责任主体,要求村干部带头创办合作社,积极鼓励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开展规模化种植,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绑定生产经营模式,引导芡实由传统粮食作物的补充地位提升为农户的主导产业。张营村已成立芡实专业种植合作社6家,50亩以上种植大户47户,散户近400户,合作社和大户芡实种植面积达2030余亩,占全村芡实种植面积的45%以上。同时,为提高芡实附加值,杨集乡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资金奖补等方式,鼓励合作社和大户建设现代化芡实初加工生产线,配套涵盖分拣、剥壳、漂洗、烘干、抛光、包装等环节的现代化加工设备,积极探索建立成熟产业体系。 下一步,杨集乡将继续把发展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和保障,把党建统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产业,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带领、带动能力,争创产业兴旺星为乡村振兴加码赋能。(张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