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金在线河南讯 清晨的城区街道最有烟火气,5月6日早上六点刚过,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河南省镇平县委主要负责人骑着自行车,带着负责城建工作的职能部门同志,从南到北、穿城而过,走街串巷,历时两个半小时,看城建、问民生,找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现场交办、限时解决。
如何实现城市更加宜居?到街上走一走,就能找到答案。听民声,情况在一线掌握;解民忧,问题在一线解决。“一线工作法”看得清、摸得准。该县把精心、精致、精品的要求落实到城市建设的每个角落,点线连片、串珠成链,打造处处有景、步步有绿的亮点景观街区,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菩提路南段游园、新华路南段游园、和谐安宁巷等地,增景添绿工作正如火如荼、有序进行,一幅幅红花绿树、赏心悦目的美景画卷正徐徐展开。该县对空置闲地快速提升改造、见缝插绿、破硬增绿,不断加大街头绿地、“边角”游园、小微景观的建设力度,奋力以城区最大绿化覆盖率,建设绿色资源人人共享、生态宜居精品城市。
聚焦打造“路、街、园、院”一体化特色示范路,充分结合实际,统一规划设计,力求点线连片、串珠成链,街、景协调融合,打造处处有景、步步有绿的亮点景观街区,促进提升城市品质形象 ,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

在城市越来精致美丽的同时,政务服务这种“软实力”也在不断的提高,方便快捷的办事过程,让办事群众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更加强烈。
今年以来,镇平县35个单位的1756项事项已全部实现“应进必进”,网上可办率为100%,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推行全科无差别综合窗口联审联批,梳理“一件事”跨部门集成服务清单;社会投资一般住宅类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23个工作日以内,审批环节减至5个,全面实行电子证照,建立“提前介入、政策引导、全面容缺、联合会商”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多测合 一、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初步实现“一天办四证”“拿地即开工”。
同时,该县全面梳理上级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镇平实际,出台了《镇平县支持县域工业企业纾困政策措施》,列出10类32条企业纾困措施,通过加强宣传、提高效率、主动服务,2022年一季度拨付中央、省、市县各类惠企资金1895万元。开展“前台综合受理、中台技术支撑、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服务模式,设置9个综合服务窗口,可受理1336项政务服务事项,真正实现“一窗通办”。
日益更新的城建“硬实力”与“有温度”的营商“软环境”双向叠加,使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一个温暖、舒适、和谐的幸福之城正在款款而来。(兰诗 谭亚廷)
|